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一.引言
電力市場化改革在國外已經經歷了十年多的實踐,在國內也進行了三年多的試點實踐。目前,英國的電力市場在運行了八年之后,正在針對發電公司市場控制力太大而出現的投機報價問題,進行第二階段的改革;美國加州電力市場因缺電導致電價急劇上揚,出現了二次世界大戰后的第一次分區停電,美國聯邦政府正在提出補救措施,并修改競價模式和規則;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前十幾年,為了解決嚴重缺電的局面,我國實行了“集資辦電”的政策,從而形成了許多產權多元化的新電廠。由于新電廠還本付息的緣故,其電價遠高于老電廠,且電網公司對這些電廠在還款期內承諾了發電利用小時數和上網電價。由于上述原因,我國的發電市場競價規則絕不會向國外的那么簡單。本文結合我國電力工業的現狀,借鑒國外的電力市場運行經驗,對我國電力市場競價模式和規則設計的基本原則、發電側電力市場價格機制、期貨市場與風險管理、省級電力市場競價模式、區域電力市場競價模式、電力市場中的“期貨交易市場、日前交易市場、實時交易市場、輔助服務交易市場”的協調問題、電力市場技術支持系統的建設問題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研究。提出了適合中國國情的電力市場建設的若干建議。
二、電力市場競價模式和規則設計的基本原則
電力市場化改革的目標是:引入競爭機制,降低銷售電價、優化資源配置、提供優質服務,促進電力工業的可持續發展。電力市場競價模式和規則設計應滿足這個目標,其基本原則如下:
1、在設計電力市場的競價模式和規則時,必須充分考慮如何保證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安全是最大的經濟,一次電網大事故足以抵消搞電力市場所獲得的效益。保證安全不僅僅體現在制定購電計劃時要進行安全校核,更重要的是在設計電力市場競價模式和規則時要充分考慮電網安全運行。
2、在設計電價機制時不僅要考慮如何降低電價,還要促使電價機制有利于電源和電網的長期發展,有利于激勵在電力行業投資。制定價格機制必須兼顧發電商和消費者的利益,一方面促進發電商之間的競爭以降低上網電價,另一方面降低消費者的用電電價。
3、電力市場初期,以競價上網所產生的部分效益補償市場成員的
4、競價模式和規則的設計要保護投資者的利益,要保證競爭的充分性,保證市場信息對所有市場成員的公開。防止市場成員之間的串通、傾銷、哄抬電價等投機行為,真正將上網電價降下來,使消費者獲得效益。
5、為了確實有效地保護環境,在競價上網的規則中,應考慮環保指標對發電排序次序的影響。
6、為了保證電力市場運行的有序性、競爭的充分性、電價和電力供給的平穩性,必須擴大期貨交易在電力市場中的份額的比例,制定期貨市場的交易規則。
7、為了讓發電商和供電商共擔風險,可引入金融上的差價和約模式規避發電與供電雙方風險。
8、在制定市場運營規則時,需要對電網輔助服務保持一定的政策傾向性,激勵發電商為電網提供高質量的輔助服務。
9、市場規則應包含對電力交易全過程公平性的監管。
三、發電側電力市場價格機制
1、買方市場中的電價機制:邊際電價價格機制
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有充足的發電能力,發電商企圖通過降價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購電者將根據所有發電商在某一時段的報價進行由低到高的排隊,按照這一次序逐步滿足該時段需求電量,該時段的發電邊際價格為最后滿足該時段電量需求機組的報價。
必須強調的是:采用邊際價格形成購電價格時,必須讓發電商進行充分的競爭,才有可能使邊際價格盡可能接近發電的社會平均成本,否則有可能導致邊際價格過高,使發電商獲得暴利。
2、缺電市場中的價格機制:“按實際報價結算”價格機制
在缺電的電力市場中,由于電資源稀缺,如果不限價,發電商報多高的價格,用戶都得承受。如果采用邊際電價為統一的購電價格,購電價格將急劇上揚,對消費者將是雪上加霜。最近加州電力市場的危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在缺電的情況下,嚴格采用“按實際報價結算”價格機制。
3.在輸電線路不出現阻塞的情況下,發電富裕的市場中采用全網一樣的“邊際電價”價格機制,缺電市場中采用“按實際報價結算”價格機制;
在輸電線路出現阻塞的情況下,采用分區域競價的電價機制。這樣,有利于投資者向缺電的區域中建新電廠,電力富裕的區域中的高耗能、高污染、效益差的機組將逐漸被淘汰。
四、期貨市場與風險管理
電力市場競爭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對于參與現貨市場的發電商或中介商來說,存在較高的風險,不僅有可能造成電價波動過大,甚至造成電力供應不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較難保證穩定的電力生產,從而使生產的計劃性和成本的控制無法實施。為了便于市場各方進行風險管理,需要提供一定的風險規避手段。期貨交易是有效的形式。期貨交易的引入是為了防范風險,利用其套期保值,保證電力市場的運行的有序性、電力供應的電價的穩定性。在期貨市場上,差價合約是非常重要的規避買賣雙方風險的金融手段。
差價和約是交易雙方為了回避現貨交易風險而簽訂的一種中長期合同,其本質是純粹的財務合同,而與商品的實際交割無關。在合同中雙方商定一個交易價格,當現貨市場價格低于合同電價時,購電方應將少于合同電價支付給售電方。如果現貨市場高于合同電價,則售電方應將多于合同電價的電費退還給購電方。通常差價合約涉及的電量只是雙方交易電量的一部分,交易雙方都希望保留一部分交易電量進入現貨市場,以獲得更多的市場獲利機會。在電力市場中,差價和約不僅僅是財務合同,同時也是實物合同。發電商必須完成承諾的發電量。如果未完成合同電量,其差額部分將要求發電商賠償,賠償額為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差價與未完成合同電量的乘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電力市場的價格平穩。
從協議構成形式,差價合約可以分為授權差價合約、雙邊差價合約。所謂授權差價合約,是指合約電價和電量由授權部門負責制定的合約;所謂雙邊差價合約,是指合約電價和電量由交易雙方商定的合約。在當前的單一購買者模式下,通常應用授權差價合約形式。
上一篇:電企人力資源信息化的建設
快速跳轉